“老尖角、小裙子”这是多少广南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昊天阁(原称玉皇阁,又名“老尖角”),因阁内供奉“玉皇大帝”,故称“玉皇阁”。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城内东北角,侬氏土司衙署东侧,始建于乾隆年间。阁原为皇经观建筑群中的独一单元,与三英阁毗邻,被称之为“姊妹阁”,大部分的古建筑群已毁无存,而昊天阁历经沧桑仍巍然屹立。
广南地处西部边陲,封建势力盘根错节,历代王朝统治鞭长莫及。于是,解放前成为国民党反动势力制造白色恐怖,企图“东山再起”的核心地之一。位于广南县城区一小附近的昊天阁(又名“老尖角”),原是道教场所,民国改为伪广南县政府的核心机构——县防卫队驻地。在中共广南地下党的影响下,1947年5月,受进步思想影响的孙太甲(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出任广南县防卫队队长。经周密策划后,1948年6月22日凌晨,朱家璧率“一支人民的军队”一千多人马攻打广南县城,此时,中共广南地下党领导的县防卫队立即起义,里应外合,一举攻克广南县城。当天,部队在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将地主恶霸、劣绅囤积的粮食、棉纱布匹等物资分给劳苦大众,解救被监禁的无辜受害者。
此举对沉痛打击、最终分化和瓦解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使中共广南地下党活动由隐蔽转为公开,为后来开辟、巩固滇东南游击根据地,迎接野战军进军滇南以及清匪反霸,建立地方红色政权,具有里程碑意义。解放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永远忘却不了在国家危难关头履行过神圣使命的起义旧址——昊天阁,纷至沓来的参观者触景生情,睹物思史,油然追忆那段残酷的革命斗争岁月,倍增反对战争、反对分裂,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边疆民族团结浓烈感情。除源源不断的客流前来参观外,每年6月22日,“边纵”革命前辈和离退休同志便会自发相聚昊天阁,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文化遗产日”、“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节日之际,还有大量的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结队前来参观,接受爱国教育。入党、入团宣誓仪式也经常在昊天阁举行。起义旧址已成为滇东南地区见证红色革命斗争历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带动红色旅游开发的重要载体。
1948年11月,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纵队编印的《捷报》(兰天明收藏)。
昊天阁,1997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与侬氏土司衙署、都天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高此阁,视野宽阔,莲城风光尽收眼底。阁为三重檐歇山顶,琉璃瓦覆面;底层为正方形,门朝南,后墙及两侧皆为青石砌筑,厚0.6米。阁内共26柱,内金柱4棵全系整木,直通阁顶。阁呈六棱,高18.6米,阔12.2米,进深11.6米,占地面积141.52平方米。前檐柱础为石质瓶式,高1.3米,厚0.5米,瓶口镌刻回连纹,瓶身分别刻有荷花、金鸡、马鹿、狮子、“双龙抢宝”等图饰。正中额枋浮雕“双龙抢宝”图,左右侧额枋均雕饰“双凤朝阳”、金鸡、花卉等图形,造型生动、刻工精美。明间四扇花格门及次间方形格花窗,格门裙板上分别浮雕渔、樵、耕、读图景。阁上两层为纯木结构,形六方,每方宽3.4米。阁顶系六角重檐攒尖,金瓶顶座。最高层前檐下悬挂“昊天阁”三大楷书横匾,十分醒目。每层檐下皆有装饰性斗拱及重新安装的美人窗,各层翘角下吊一铁铸风铃,响声清脆悦耳。
昊天阁不仅因其历史文化价值高而备受瞩目,而且因其在广南乃至云南人民解放事业中,作为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而赢得人们的崇敬。1982年以来,广南县人民政府曾多次拨款对昊天阁进行维修。1999年再次对昊天阁进行扩建和维修,规划分期实施,并完成第一期工程,即征用土地、构筑围墙、重建昊天阁门楼及维修、油漆彩绘和树立标志碑。后期工程为征用昊天阁右侧土地814平方米,辟为珍稀植物花园,兴建长100米、宽2米的碑廊,建盖1500平方米的仿古式陈列室。第一期工程中,县人民政府安排10万元资金用于征用土地、构筑围墙、新建门楼。维修昊天阁,省文化厅补助5.8万元用于油漆彩绘、树立保护樗碑,工程已于1999年全部竣工。扩建维修后的昊天阁,不仅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添光增彩,而且成为人们登高揽胜的好去处。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映象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