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丘北张知事决定建造一座宝塔,培植风水,以显功德,遂放榜摊资纳银,看风水,定位置,择吉日动工兴建,在南门山即城子山上建了一座文笔塔。城子山乃石山,塔建起后遭雷击毁。
咸丰二年(1852年),丘北新任知县金台以该塔“坝地,煞在午方,缘非建旺之乡,遂少灵秀之气”为由,决定将该塔迁至风水较佳的青龙山,让“灵秀重开,以利风水”,由乡绅民众捐资,将文笔塔移到了青龙山顶。
有《移建县治城东青龙山文笔记》一文详细记录了当时迁建的前因后果,全文如下:
移建县治城东青龙山文笔记
昌宰 金台
岁在壬子仲春之月,移建文笔于青龙山之场,诚盛事也,因县治城外南山,旧有文笔一座,创自戊申之年,为前任张君率绅民所造,原因培补邑之风水,但临坎地,煞在午方,缘非建旺之乡,遂少灵秀之气,惟城东青龙山,耸峭玲珑,延绵迤適,松杉森茂,溪水环流,如屏翰之维藩,如星辰之拱向,盖天之钟秀,干是,而待有志者以培成之也,然以地属边隅,汉夷杂处,民乏鹘夷之富,人鲜愚公之诚,有志未待逮,迁延至今。
张君与绅民创造之初,其意何尝不善,惜乎曩日勤勘地势之约略,未考堪舆之精详,厥功虽巨,未当其位,是岁暮春,余篆斯土,盗戢民安,人和政暇,览山川之形胜,察地脉之渊源,始见龙居巽位,煞旺丙丁,而加以文笔高耸,竟成虎旺龙弱之形,必须移建巽宫,庶合文明发达之象,诗曰:“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是人物之繁,必须假借于山川之灵气,与夫风水之培植也明矣,于是与二三同志,亲临此山,审度形势,劝捐功德。诩吉鸠工,一时急公好义者,输将云集,胼手胝足,不辞劳瘁,众擎易举,不日而大功告竣,俯仰旷观,其见诸煞受制,万壑归宗,古木垂荫,白云绕岫,徘徊瞻眺,相与游目而聘怀,洵足为此邦地灵人杰之验,固予栽培一邑风水,拳拳服晦之意,实赖诸君任劳任怨之力焉,行见地运天开,文人蔚起,尔民之斯炽昌者比比矣。
嗣后,凡属附近村寨,汉夷民人,毋伐斧斤,毋践牲畜,惟宜加植树木,期于繁茂菁葱,为邑之雄峙焉,倘以故违,定以盗贼扰害地方论罪,庶几山川有灵,永垂石塔于不朽也,后之守斯土者,亦有感于斯文。
(录自民国《邱北县志》第八册)
青龙山,海拔约一千四百米,位于丘北县城东,系土山,山壁峻秀,耸峭玲珑,延绵迤逦,松杉茂密,溪水环流,乡民说是理想的风水宝地。迁来山顶之文笔塔,塔体通高二十二米,七层梯形正方密檐式结构,空心,青石块砌就,石灰浆勾缝构建,塔下基座亦为方形青石如意踏跺。第一层塔身底端每边长五米,东面墙镶嵌有一块“文笔塔碑记”,记叙风水及建塔事宜。西面有一道半圆门,门高1.85米,宽0.7米,以供出入。第四层四面均有象征性门窗,供采光通气。第七层雕刻楷书“文光普照”四个大字。塔顶原来是一个五米高的石葫芦,相传咸丰年间石葫芦因雷击而毁,塔身稍有裂痕,成了四角微翘的平顶式塔。风雨日浴百余年,地震雷击后,损毁的塔顶神奇地长出一株海棠石榴树,百余年来枝繁叶茂,开花时节,繁花似锦,将塔顶染成一片彤云,古称“塔顶琼珠”。对此,《丘北县志》载称:“文笔塔尖生一树,叶如婆罗,花如桂蕊,枝如凤竹,软而缀,根如龙,松蟠而曲,碧干青茎,春花秋馥,四时苍翠不凋。有谓为琼枝,有谓为榕树,仰而观之,总不得其定名。”
丘北文笔塔傲立于苍山点翠之中,为丘北县文明发达、民族团结和睦的象征。1985年5月列为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北县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将青龙山辟为“文笔山森林公园”。1985年,全县人民齐动手,修起了公路和八级的曲径小道,沿山加种了数万株柏树、桉树、云桦、女贞等木,修建了观景亭及别致的石栏、石桌、石凳。从观景亭观丘北,全城市貌一览无余。而从县城往东观塔,那如同青龙翘首卧地、古木参天的青龙山,青山蜿蜒,山花似锦。看来,把塔引入园林,似乎是一条造景作画的捷径。
资料参考:《丘北保护修复文笔塔纪实》《丘北县志》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映象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