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文笔塔亦称“雁塔”,始建于清道光四至五年(1824-1825年),其建筑时期无碑记和其他资料可查。《广南地名志》载:文笔塔,系清嘉庆年间太守何愚与邑人所建。据察,塔建成后未曾重修。但从塔内之物石砚上所刻文字说明,塔的建筑年代应于道光年间至咸丰初年较为确切。跟丘北一样,广南也是先在城南二里许的红坡上建了一座文笔塔。县太守何愚以塔“距城太近,规模矮小”为由,遂将塔移建于县城南十二点五公里的小坝洒村东侧三台坡之巅。《广南地志资料》描述该塔:“其形六方,方各一丈二尺,层凡十一,高十余丈。插入云际,万山朝拱,野松环翠。自建塔后,科名叠兴,文风丕振,不特为莲郡之古塔,且为迤南第一高塔也。”
广南文笔塔结构严谨,造型挺拔。塔基坚实,呈六方形,以条石砌筑,高1.8米,每方宽4.8米。塔身以青砖砌筑,为内圆外方六角形空心密檐式,共十一级,通高36.8米。底层内空直径约4.8米,壁厚1.48米。第二层以上逐层自然收小,塔的每层前后有圆拱装饰假窗。塔顶也曾遭雷击,坍塌大半,塔身裂纹逐年扩大延伸。底层内围壁砖被撬走数千,斑渍重重,伤痕累累,不仅古塔形象受损,且有崩塌松散之危。1982年2月至5月,县人民政府派员勘查。1984年县人民政府从十分困难的地方财力中,拨款一万五千元进行修复。
施工中,发现第七层壁窗内有铜铸“文昌帝君”坐像一尊,高五十一厘米,重八点四公斤;又于第十层壁窗内发现铜铸“魁星菩萨”立像一尊,高五十一厘米,重十点九公斤,两尊神像形态生动逼真,浇铸工艺精湛。同时,在菩萨背后夹墙内发现红、黄、蓝、白、黑冠戴顶珠五颗,系以水晶、象牙等材料雕刻而成,光泽夺目。还有文具木箱一只(已破烂),内装书一本(已成碎绒片,字迹无法辨认),毛笔一百支(已坏),以及精巧的圆形石砚一块,直径八厘米,砚底正中镌刻篆书“雁塔题名”四字,下款为“咸丰元年嘉平月(1851年农历腊月)”等字样。上列诸物经修整彩镀后仍放置原处。为防风雨侵袭,于窗口安装玻砖。塔内所藏诸物说明,建塔目的是为培植文风,期望莲郡人才辈出,亦可谓培植地方风光。
塔修复后,新安装避雷针,并于门洞口筑半圆形混凝土台阶,方便游人出入,塔周围砌筑护栏。修葺后的文笔塔更为雄伟壮观。三台坡地势高敞,视野宽阔,景色宜人。为增添古塔景色,县人民政府继续拨款,于三台坡丫口新建混凝土仿古式三开间牌坊一座,额书“莲郡胜境”四大楷书字。又在雁塔两侧之山巅,各建一混凝土仿古木结构凉亭,分别定名为“清风亭”和“望莲亭”。经修复与新建,使胜地景色更加多姿秀丽。县人民政府于塔脚旁刻石立碑,追溯历史,记叙修复经过。
1985年5月1日,文山州人民政府公布文笔塔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树立保护标志碑。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映象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