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考证,结合马关壮族人民的习俗,证明马关壮族是源于我国东南方的古代“越人”、“滇越人”、“滇濮人”和“句町濮人”。在生活习俗上还一直保留古代“越人”的“脱履梯下而后登”的“干栏”习俗(《壮族简史》);在生产上还一直保留古代“越人”喜欢耕作农田,利用低潮、河谷开发良田的特点(《中国通史》第二册);在交际上还一直保留古代“越人”善于与汉民族的融合,接受汉民族的文化、先进生产技术的传统(《中国通史》第二册)。当时居住在浙江东南一带的“越人”、“雏越人”,据《中国通史》第二册载“大约有四万多人可作兵士”,人口约十多万人;于周朝初期(约公元前1066-785年)建立诸侯国名——越国。《史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22-481年间)的《越王勾践世家》篇载:越王勾践策划了二十多年,终于灭掉吴国,以后又扩展到浙江省北部、江苏全省、安徽、山东两省南部。继续向北进兵,渡过淮河,紧逼齐国、晋国。进而对各国诸侯发号施令。勾践做了霸主,并设都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从墨子《非攻篇》载:“今天下好战之国……越王国也”;《中国通史》第二册载“居住丹阳郡山地勇猛善战的越族”。可见当时越国在东周末年至秦朝初期(即公元前256年至221年间)乃是强国。此间,壮族的祖先越人居住也比较稳定。
侬支系女服饰
据1965年在湖北江陵最早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在当时的鉴定讨论会上,郭沫若先生曾为剑题诗“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银缕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高度赞扬了壮族先民——古越人的能工巧匠、高超的工艺水平。然而,该剑还不是真正使用错金工艺。2005年4月,著名文物鉴定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树青先生,偶尔在大钟寺文物市场又发现了五六把古剑。其中一把价钱最高,史先生花了1800元取购。此剑长56厘米,剑上嵌有乌篆体“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两行八个金字;剑身纹饰为菱形暗格纹;剑格两面一面镶嵌有绿松石,另一面镶嵌有青金石;剑首饰有12道同心圆;更可贵的是整把剑全身至今事隔数千年的历史,仍然不生锈,保持原样,锋剑依旧,还可裁纸。这才是真正“错金工艺”宝剑。所以,价值最高,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史树青先生取购的第二天,又安排儿子再去把剩下的几把剑以每把价1000元买回。经过鉴定都是古代越吴国古剑。可见,当时的壮族先民越国,不仅是军事上的强国,也是接受华夏文化最早,工艺高超、文化较发达的强国;再从制作剑首的工艺上看,具有12道同心圆,这与当今壮族“十二”习俗密切相关。是继承祖先的“十二”习俗而来。
战国时期越国逐渐衰弱,楚威王大败越兵,夺取了浙江越人大片土地。古代越人开始向东南方向大量移居。随着秦王朝派大将王翦平定江南,越君降秦,这可算越人在历史上第一次被秦征服。
《中国通史》载:“当时的越国国君有无余、允常、勾践相继”。
在秦王朝的统治下,“越人”、“西瓯人”并没有屈服。据《中国通史》第二册载“公元前221年南岭地区(今桂林一带)的西瓯人”首领译呼宋、桀骏率兵起反;麓冷地区的“雏越人”将领征侧(女)和弟弟征式起兵反抗。
土支系女服饰
历史上的民族械斗从未间断,直到宋朝年间斗争更为频繁。壮族祖先向东南、西南流散更为突出。据《明神宗万历实录》卷三十二载“沙、侬二种与思陀等九司借址而居,其人固侬智高之余孽,其他盖于陵之绝缴也”,又据民国《马关县志》载“侬人系出僮人,邕州(今南宁)宋时(北宋皇祐四年,即公元1052年)僮人首领侬智高据邕州叛,狄青讨平之,智高部众多溃入滇边,遂聚族而居。侬人之其名从此开始……”
这些历史记载说明,在这段历史时期里,由于民族械斗,迫使壮族先民大量向西南方向逃难,进而分散到文山州各县。
据调查采访,流散到马关境内的壮族先民(侬、沙支系),大致分为三路:其一是从广西邕州等地直接流入马关;其二是从土富州流入西畴、麻栗坡,再到马关;其三是从广南府地流入砚山、文山再到马关;当然,也有少数壮族先民不是壮族,而是其他民族,原祖籍是从河北、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因充军、逃难、谋生等直接流入马关,并与壮族通婚而改为壮族的。其次,据民国《新编麻栗坡地表资料》说“土僚人,系本地土著。”说明了土支系的族源历史会更早。天启《滇志》记载,拉支系的他称“喇记”。可说明古代滇越人是拉支系的先民。其迁徙过程有共同的传说:拉支系的古代先民是居于昆明滇池畔,靠荡舟捕鱼繁衍生息。元朝年间(公元1279-1368年),由于战乱,被迫向南迁徙至阿迷州(开远地区),建村“公鸡寨”、“母鸡寨”定居。尔后,两寨人民团结和睦,勤劳俭朴,开垦良田良地,经济、文化发展很快,人民生活富裕。为此惊动了当地土司头人。他们千方百计,无事生非,找借口,扬言要赶尽杀绝两寨拉支系先民。相比之下,两寨势力单薄,无能胜之,便约定两寨在午夜鸡叫时,一齐向南逃迁。但是,公鸡叫得早,母鸡要下蛋了才叫。结果两寨人逃迁时,便有前有后。先行的人们按山势砍芭蕉树开路,后面跟来的人们看到芭蕉树芯已长出很高了(芭蕉树砍后,芯子很快便会长起来),估计是跟不上了,便分散于丘北、砚山、麻栗坡等县境内定居。到了明末清初再次迁徙到马关县境各地。也有些迁徙到越南猛康、花隆、曼美、曼班、曼尤等地定居。因此,后人问起“你们是哪里来的人?”他们便会说是“阿鸡人”,其意就是阿迷州鸡寨人。
拉基支系女服饰
迁徙到马关的壮族先民,继承了祖先的生产生活习俗,“无水不停足,无河不居住”,选择便于开垦良田良地、河谷地区、依山靠水地带搭棚定居,开发良田,发展生产。
1999年7月,在仁和镇阿峨新寨壮族村发掘出土青铜锄10件,据有关部门鉴定,是战国至西汉初期(约公元前475-206年间)先民所用,即是壮族先民滇越人、滇濮人、句町濮人所居。根据史书记载,侬、沙支系的壮族先民大量迁徙马关境内的时期,是宋朝皇祐年间,侬智高败溃入滇时迁入。当时马关壮族人口稀少,分布不多,可开垦的肥沃土地宽广。据民间调查,部分壮族家族字辈记载,侬智高入滇后,主要集中在西布甸、中寨、后寨等河谷一带及部份亚热带地区。其姓氏有侬、陆、郭、高、卢、田、韦、权、黄、何、代、梁、沈、罗等,根据这些姓氏家谱及迁徙考察,证实壮族侬、沙两支系迁至马关境内的历史(数代)及迁徙的状态特点与宋时侬智高败退滇境相符。例如:
小麻栗坡的田氏字辈是:文、开、家、再、禄、福、寿、永、吴、江、明、狄、长、优、久、世、代、正、金、谷20字还原。第一代祖先是花枝格田氏三兄弟之一的田老金迁至小麻栗坡定居开发的。现在已发展到“永”字派,第10代人。
坡脚乡梁子寨的王氏字辈是:吞、英、力、栾、凤、国、定、启、连、科、朝、廷、开、贤、仕、后、己、选、才、多20字还原。起祖王老吞三兄弟是从广西邕州迁至广南定居。随后老吞又离开两个弟弟,迁至马关境内梁子寨定居。现在已发展到“开”字派,已有13代历史。
坡脚乡后寨的卢氏字辈是:文、金、天、德、玉、廷、兴、绍、尔、忠、维、应、选、清14字还原,至今已发展到“选”字派。
花枝格的田氏字辈是:文、恩、荣、中、国、尚、起、万、家、安、顺、庆、立、业、富、兴、邦17字还原。至今已发展到“业”字派,已发展到第14代,其祖先是从广西邕州迁至广南,从广南迁至西畴,再迁往当时越南管辖的马郎甲,最后再迁入马关境内花枝格的。
境内恩氏字辈是:“阿(学)文有发,世代荣华,祖传远智,仁义广达,富贵永盛,家声祥瑞,建国兴邦,厚帅品章,再正朝庭,安治留铭,继承伟业,子骏宏光”48字,至今已起名到“华”字派,9代200余年。启祖是远离世系随皇家军来云南镇守边关落居阿迷州(今开远市)北门,后又迁徙到马关境内的牛龙山、独脚寨、铅厂、金厂和越南等地安家定居的。
马白城关郭氏字辈是:朝、庭、崇、文、正、永、应、万、天、幸、世、绍、安、邦、志、家、生、汉、典、明20字还原。现已发展到“志”字派,第15代,起祖是外地到西布甸上门的,后迁至马白开发定居,现在的“十字街”是当时郭家开发的一块四方大田。周围已有30余户“侬人”。后来,一个姓张的外商到此地,便向郭家买了这块大田作街场,他家惯养大白马,并居住于街心,故被人们用壮语汉字称“马白街”。当时,仅郭氏家族就有1500多斤稻谷种的水田面积。
蚌卡的陆氏家族,早在元朝年间既有先民陆老彦、陆老金、陆老王三弟兄从广西迁往广南,后迁至砚山,再迁入马关的西布甸、蚌卡定居。到1925年该地3个村已居住有壮族400余户。1926年,由于国民党当局,加深了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驱赶、残害,造成蚌卡等3个村寨壮族大量散逃中越边境,甚至越境而居,到1949年只剩下100余户人家。这说明该村已有七、八百年的发展变化历史。
县境内有名的“侬人”大马洒村,在康熙年间(1662-1722年)仅有4户人家,人口20余人,到嘉庆二十四年(即公元1820年),也才发展到30余户,人口100多人。在100多年中发展到100余户人家,人口700多人。
《开化府志》卷二、三记载,截至康熙年间仅开化府所辖的逢春里88个村寨中,就有以马白为壮族聚居中心,东至马尾冲、铜厂坡、老梅寨、大三家、小三家,北至马额、戛机,西到文华、岔河、戈作、西布甸,南至猛忙等57个村寨,均有“侬人”、“沙人”、“土僚”居住,占该里总村数的64.77%。最早居住在这些村寨的壮族姓氏有:马白的郭氏、高氏,花枝格的龙氏、梁氏、田氏、黄氏,西布甸的侬氏、陆氏,马尾冲的何氏、代氏,马洒的王氏、高氏、田氏,后寨的卢氏、唐氏,蚌卡的陆氏、侬氏,韭菜坪的权氏,雾露者的陈氏等。
再从发现的古树木残迹及地名(壮语称之地名),证实壮族先民迁居马关后,他们继承祖先的习俗及居住特点,马洒寨心田氏老屋基仍保留有一棵原始森林的古树桩残迹;克西、下寨等村近年还发现地下古木;下寨村,壮语叫“莫白”,其意是低潮烟瘴地方;克夕村,壮语叫“龙篓”,其意是吊竹、芭茅冲子;还有壮语叫“弄江”、“弄借”等村名,其意是大森林密茂的低潮峡谷地方。
《龙秋云雨》载,“马白初居民尽为侬人”,《开化府志》载“大马白寨”。证明马白还处在人烟稀少的年代,尚未开发(康熙年间)。有名的“侬人井”,是初期居住在“马白寨”的壮族先民开发的第一口井(地址现在坡头街老农业银行后面),从此,居住马白的居民,由原来饮用沟水、田水改用了井水。《马关县志》卷壹(1931年修志卷)记载,民国中期,马关境内共有“侬人”、“沙人”、“土僚”村寨133个,人口约17200余人,其中分布在中区的有51个村寨,占38.3%;分布在西区的有40个村寨,占30%;分布在南区的有22个村寨,占16.5%;分布在北区的有20个村寨,占15%。
壮族在迁徙过程中根据自己固有的特长来选择居住的自然环境。在历史上壮族每逢迁徙一次,要落脚在什么地方,总是经过慎重考察(还专有一支找地方的古歌)。选择依山傍水、中低海拔、潮湿河畔、便于开垦良田、适宜种水稻的地区居住。所以,在县境内的小平坝、小河冲以及盘龙河、那么果河、南溪河、咪湖河、南山河、响水河、小白河、清水河等优越的主要河畔均有壮族居住。形成了独特的“壮族占水头”的现象。证明了壮族是居住马关、开发建设马关的土著民族之一。凡是壮族聚居过的地区,多数均以壮语“那”(田)、“南”(水)、“董”(坝)等命名。如以“那”命名的有那果、那弄、那塔、那里、那广、那巴箐、那古博、那衣龙、那丕、那法、那往、那拖、那崩、那谢、弄那等村名地名;以“南”(水)命名的有南伞、南加、南江、南北、南庄、南当、南松、南亮、南厂、南捞、南滚、南浦、南布等命名。壮语(坝)命名有董佑、董亮、董腊鱼、董匪、董旱等村名地名;壮意汉音命名有坝地、坝尾、坝甲、坝子、坝堡、坝脚、坝滩等村名地名。
居住马关境内壮族的姓氏有卢、陆、田、龙、熊、沈、侬、何、张、王、黄、李、梁、罗、郭、陈、高、苏、周、冯、韦、靳、戴、普、曾、廖、关、祝、彭、恩、曹、杨、胡、雷、唐、吴、陶、蔡、权、岑等。
本文节选《马关壮族志》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 映象文山